
念奴娇 • 咏布达拉宫
高原雪域,圣殿前,千载风云凝望。红白宫墙凌碧汉,似与苍穹争朗。看玛尼堆,经幡舞处,梵韵随风荡。尘心皆洗,恍如身入仙壤。
遥忆松赞雄姿,文成远嫁,缔汉藏佳酿。万里姻缘通友好,共谱和平新唱。岁月迁流,王朝兴替,此殿情难忘。今朝瞻仰,引吾思绪千丈。
乙巳藏旅闲人书
编辑:《念奴娇·咏布达拉宫》词注
上阕:景中寄情,初感圣殿之奇
词文:“高原雪域,圣殿前,千载风云凝望。”
注释:
开篇便将视角拉至广袤的高原雪域,在那片圣洁而神秘的土地上,布达拉宫傲然矗立。它宛如一位沉默的历史见证者,千百年来,静静地凝望着世间的风云变幻。这风云,既包含着自然界的四季更迭、气象万千,更涵盖了人类社会的朝代兴衰、人事变迁。一个“凝望”,赋予了布达拉宫以人的情感与智慧,让读者不禁思索,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究竟见证了多少故事,又沉淀了多少沧桑。
词文:“红白宫墙凌碧汉,似与苍穹争朗。”
注释:
红白相间的宫墙,高耸入云,仿佛要冲破尘世的束缚,与那浩瀚的苍穹一较高下。“凌”字,生动地展现了布达拉宫的雄伟气势和挺拔身姿。“争朗”二字更是将宫墙与苍穹的互动描绘得栩栩如生。
词文:“看玛尼堆,经幡舞处,梵韵随风荡。”
注释:
目光下移,我们看到那堆积如山的玛尼堆,以及随风飘舞的经幡。玛尼堆是藏民们虔诚的象征,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他们的信仰与祈愿;经幡则在风中舞动,仿佛在向天地传递着佛法的智慧与慈悲。“梵韵随风荡”,那悠扬的梵音随着风声飘荡开来,弥漫在空气中,洗涤着人们的心灵。
词文:“尘心皆洗,恍如身入仙壤。”
注释:
当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尘世的烦恼与喧嚣仿佛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净化与洗礼。
下阕:史中寻思,深悟圣殿之魂
词文:“遥忆松赞雄姿,文成远嫁,缔汉藏佳酿。”
注释:
下阕开篇,令人的思绪穿越时空,回到了唐朝时期。松赞干布,这位雄才大略的吐蕃赞普,以其宽广的胸怀和远见的卓识,迎娶了文成公主。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不仅带去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更促进了汉藏两族的交流与融合。这一历史事件,如同佳酿一般,历经岁月的沉淀,愈发香醇。
词文:“万里姻缘通友好,共谱和平新唱。”
注释: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万里姻缘,成为了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桥梁。他们共同谱写了一曲和平的赞歌,为后世树立了榜样。这一历史佳话,让我们明白,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只有通过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合作,才能实现共同繁荣。
词文:“岁月迁流,王朝兴替,此殿情难忘。”
注释:
时光流转,朝代更迭,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然而,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布达拉宫始终屹立不倒,它见证了无数的王朝兴衰,承载着藏族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情感寄托。
词文:“今朝瞻仰,引吾思绪千丈。”
注释:
如今,当我们站在布达拉宫前,瞻仰这座宏伟的建筑时,心中的思绪如潮水般涌动。它让我们回顾历史,思考现在,展望未来。布达拉宫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精神的寄托。它激发了我们对历史、对文化、对人生的深入思考,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














词作:刘尚林
摄影:藏旅闲人
编发:谢佳颖
| 我也说两句 |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