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En | Jp | Ru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  添加到桌面
 
 
正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日月峡新闻 > 总部动态 > 正文

2025日月峡生物多样性夏令营:在森林课堂中解锁生命多样之美

媒体:原创  作者:日月峡
专业号:日月峡 2025/8/24 16:56:36

为深入落实 “生态文明教育” 理念,引导青少年亲近自然、认知生态,7 月 20 日至 29日,2025日月峡生物多样性夏令营在黑龙江省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正式开启。这场以 “走近自然,感受生命的多样之美” 为主题的夏令营,通过自然探索、科学认知、传统技艺体验等多元活动,让营员们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生物多样性的魅力,种下生态保护的种子。

 

开营首日:从安全课堂到自然艺术,开启森林初体验

7月20日清晨,夏令营在六楼大厅的活力氛围中拉开序幕。8时30分,营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 “明目益智保健操”,舒展的动作、专注的神情,让大家以饱满状态迎接森林之旅。随后,野外安全课成为首日 “必修课”—— 来自专业领域的莫淑清大夫走进影视厅,结合真实案例讲解森林中蛇虫防护知识,强调 “科学应对、和谐共生” 的生态理念,同时明确遇险时的专业救援联系方式,为营员们的森林探索筑牢安全防线。

自然与艺术的碰撞,是首日活动的一大亮点。在自由涂鸦环节,孩子们拿起画笔,将脑海中 “自然的模样” 化作多彩画作,有的描绘参天古树,有的勾勒花鸟共生场景,想象力在笔尖尽情绽放。午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学博士徐靓带领营员们走进森林深处,开启 “植物认知与采集” 实践课。大家俯下身观察叶片脉络的纹理、辨认花朵的形态,小心翼翼地采集适合拓染的植物素材,在触摸叶片、轻嗅花香的过程中,直观感受植物多样性的丰富性。

“植物拓染课” 则让自然之美有了 “永久载体”。徐靓博士先引导营员辨识不同植物的特性 —— 哪些叶片适合留存色彩、哪些茎秆能印出独特纹路,再手把手教大家通过敲打、染色等步骤,将植物的形态与色彩 “封印” 在白色布料上。不一会儿,带有枫叶、三叶草、蕨类印记的拓染作品陆续完成,每一件都独一无二,营员们在体验传统技艺的同时,也读懂了 “自然即艺术” 的深意。

当日的活力氛围在傍晚达到高潮。来自齐齐哈尔、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郭静老师,带领营员们学习 “日月峡青春版拍手舞”,明快的节奏、灵动的动作,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释放活力;

夜幕降临后,营长周长静带来 “启迪心灵故事” 课,通过绘本《你很特别》引导孩子们领悟 “不被他人评价定义,不随意给他人贴标签” 的道理,互动问答环节中,孩子们的思考与表达碰撞出智慧火花,也让成长的意义更加深刻。

 

次日探索:从团队协作到创意创作,深化生态认知

7 月 21 日的夏令营,以晨光中的 “明目益智保健操” 温习开启。经过首日练习,营员们已能流畅完成全套动作,舒展的姿态与清晨的森林相映成趣,尽显少年活力。

9 时整,伴着音乐喷泉的旋律,营员们乘大巴抵达停机坪训练场,开启 “森林拓展课”。“森林寻宝” 环节中,大家根据线索在树林间穿梭,寻找藏有植物标本、生态知识卡片的 “宝藏”;“团队接力” 游戏里,不同年龄的营员自发组队,互相配合完成任务 —— 有的负责传递装有树叶标本的盒子,有的指引队友避开 “障碍树”,团队协作的力量在游戏中悄然凝聚。获胜小组获得的特制印章,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可兑换 “日月峡特供森林冰淇淋”,当孩子们品尝着用天然牧场奶源制作的冰淇淋,“比云朵还绵密” 的赞叹声在森林中回荡。

午后的 “游乐时光” 与 “艺术创作”,让营员们与自然的联结更加紧密。森林游乐场里,秋千划出彩虹般的弧线,三角架上满是勇敢攀援的小小身影,吊桥上的脚步声里藏着小心翼翼的探索;更令人动容的是,大营员主动组成 “保护小组”,守护小伙伴荡秋千的安全,这份自发的互助,恰是夏令营 “成长” 主题的生动体现。

“石头彩绘课” 则让溪边的普通卵石变身 “艺术载体”。营员们用环保颜料在卵石上创作,10 岁的林同学画下 “会说话的松果”,松果旁还点缀着小松鼠与蘑菇,充满童趣的作品被选为营地永久收藏品;不少孩子将完成的石头彩绘郑重埋藏在营地角落,约定 “明年再来看看它们”,这份与自然的 “约定”,让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有了更温暖的表达。

当日,郭静老师再次带来 “青春版拍手舞” 教学,结合现代舞元素的改编动作,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保健操巩固练习中,营员们的进步速度让指导老师惊喜不已,从 “跟着学” 到 “熟练做”,成长在细节中悄然发生。

 

专业团队护航:让夏令营成为 “行走的生态课堂”

此次夏令营的高质量开展,离不开一支专业且多元的导师团队。营长施晓英不仅是中国林学会林草科技志愿者、物种志愿者,还拥有 ACIC 国际礼仪培训师、高级心理咨询师等多重资质,能从生态认知、心理成长等多维度引导营员;

副营长袁帅同样深耕生态保护领域,曾获科技部 “国家标本平台” 自然保护区 “守望保护区” 征文一等奖、摄影三等奖,荣获“保护区使者”荣誉称号。擅长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传递生态知识。

周长静老师是中国林学会林草科技志愿者、物种志愿者,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出身。在 2025 日月峡生物多样性夏令营中,她统筹活动安排,将生物多样性理念融入其中,引导孩子观察自然、理解生命价值,还培养其生态协作意识,助力孩子建立与自然的情感联结。

此外,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博士徐靓负责植物认知与拓染教学,用专业知识帮营员读懂植物的 “秘密”;随队医护人员兰慧婷同时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头画、帆布包画教学,让传统技艺与自然教育深度融合;国家公共三级营养师、森林康养师杨洁、宋美睿担任领队,从饮食健康、森林康养角度保障营员体验;资深义工迟绍欣则以记者身份记录夏令营点滴,让更多人看见这场 “自然与成长的邂逅”。

结营之际,施营长与袁副营长为每位营员送上特别礼物 —— 带有采集记录、绘图、科普信息的枫叶合签卡片。卡片上详细标注着枫叶的种类(掌状五裂型五角枫、三角枫等)、形态特征(长约 13 厘米、基部心形)、季节变化(秋季变为黄、橙、红色),既是这段自然探索之旅的纪念,也是一份 “看得见的生物多样性科普教材”。

当夕阳为日月峡的森林披上金纱,营员们的日记本已写满精彩:有森林寻宝时的紧张与喜悦,有拓染创作时的专注与成就感,有团队协作时的温暖与力量。正如辅导员所说:“今天我们在森林里种下对生物多样性的好奇与热爱,明天这些种子终将长成守护生态的力量。”2025 日月峡生物多样性夏令营虽已落幕,但这场 “走近自然、认知生命” 的旅程,将成为孩子们成长中最珍贵的记忆,也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写下生动注脚。

 

撰文:袁帅

摄影:迟绍欣等

编发:谢佳颖

阅读 1020

 

【声明】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不以营利为目的,仅供学习与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2001-2026 黑龙江日月峡大森林旅游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查看旧版
黑ICP备2021004085号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