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1日在大丰野鹿荡拍摄的麋鹿(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新华社南京9月24日电(记者郑生竹、陆华东)记者24日从在江苏盐城召开的2025全球滨海论坛开幕式获悉,栖息在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麋鹿数量从1986年引进时的39头增至8500余头。
如今,这个保护区已成为世界最大麋鹿基因库,麋鹿繁殖率、存活率及年递增率均居世界首位。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物种引进指南》中写道:“麋鹿是全世界138个物种重引入项目中最成功的15个之一。”
俗称“四不像”的麋鹿曾在中华大地生活上百万年,是中国特有物种,对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安全和营养功能完整具有重要价值。后因人类捕杀、栖息地破坏等原因,麋鹿种群逐渐稀少。至清末,仅存于北京南海子皇家鹿苑的数十头麋鹿因战乱流散到海外。
1986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从英国动物园和公园中挑选了39头麋鹿赠送给盐城大丰保护、繁育。
1987年首次繁殖、1992年种群破百、2006年种群破千……经过当地政府、保护区的持续坚守与精心呵护,大丰麋鹿种群数量持续刷新纪录。
这是2024年10月28日在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麋鹿(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盐城大丰地处中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抵住开发“诱惑”、给麋鹿保留原生态的成长环境极具挑战性。随着中国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生态环保的人力、物力投入,大丰麋鹿种群加速复壮,保护麋鹿已成全民共识。
英国乌邦寺庄园曾是麋鹿在海外的栖息地之一。“祝贺中国所有参与麋鹿保护的团队,你们共同缔造了麋鹿重生的伟大奇迹。”庄园十五世贝福特公爵受访时说,他父亲一直希望麋鹿能重返中国。
麋鹿种群扩张也带来了环境超载、部分植被退化等“甜蜜烦恼”。为此,保护区已开展麋鹿迁地保护实验,向更多适合麋鹿生长的地方播撒生物多样性的“种子”。
“希望更多民众成为‘守鹿人’。”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刘彬说,尽管局部种群密度上升,但麋鹿整体仍属于濒危物种,保护区将持续为麋鹿种群复壮创造良好条件。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