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En | Jp | Ru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  添加到桌面
 
 
正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生多主流化 > 综合动态 > 正文

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构建智能协同的精准治理模式

媒体: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李燕 石焱
专业号:日月峡资讯 2025/9/25 13:47:36

推动构建智能协同的精准治理模式

——全国林草网络安全暨感知系统应用培训班侧记

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引领的智慧化新时代,一场数智变革在林草行业涌动。

日前,2025年全国林草网络安全暨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重点应用培训班在京举办,来自全国各省级林草主管部门、国家林草局机关及直属单位负责网络安全、信息化建设、林草感知系统应用关键岗位的人员齐聚一堂“充电赋能”。

这次培训班恰是一扇观察这场变革的窗口,透视出林草行业在数智化时代正积极行动织密网络安全防护网,畅通生态感知“神经末梢”。

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副主任张立峰的开班第一课《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与行业应用》,解读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应用现状,紧贴业务“痛点”给出人工智能落地落实过程中强化行业支撑能力的建议。国家林草局信息中心主任许新桥围绕“共绘美丽中国生态治理新画卷”,对人工智能开创林草发展新时代做了分析展望。中国移动、华为、字节跳动等知名公司专家做了前沿技术专题讲座。现场教学中,华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林草人工智能应用展示交流。前瞻性内容吸引了学员参与讨论。

全国林草网络安全暨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重点应用培训班期间展示的人工智能装备。李燕摄

来自国家林草局林草调查规划院的“90”后学员田婧路感慨道:“如果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大幅应用到外业工作中,不仅能保证外业调查人员的安全,更能提高工作效率。”

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建设5周年之际,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重点应用成为本次培训的“主角”。课程则更具实操性和导向性。国家林草局感知系统建设团队的专家系统讲解了平台的总体架构、数据资源体系、核心功能模块及未来发展规划。培训重点围绕森林草原防火智能化监测预警、林草资源动态监管、自然保护地一体化管理、林长制考核评估、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重大项目使用林地草原行政许可事中事后监管等核心业务场景的应用操作,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演示,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掌握感知系统,推动提升应用水平。

在网络安全方面,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中心主任李秋香通报了网络安全面临的形势挑战,解读了网络安全防护政策举措,强调了网络安全防护多项工作要求。通过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学员们深刻认识到网络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系统掌握了网络安全管理的制度要求和技术要点,有效提升了识别风险、防范风险、处置风险的能力。

林草行业拥有海量的自然资源数据。“十四五”以来,林草网信工作以生态网络感知系统建设为统领,以提升林草治理现代化水平为目标,数字林草建设水平、应用水平和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与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网信主管部门和100余家地方林草主管部门、局属单位的网信机构建立了网络安全联防机制,林草网络运行平稳有序。

成绩已然可见:AI识别物种缩短调查时间,无人机巡护降低人力风险,预测模型预判火灾虫害……但更值得称道的是行业认知的跃迁,从“人防”到“技防”再到“智防”,林草人正在学习用数据思考、用算法决策。

在这场数字与生态的融合中,如何让数字工具真正扎根山林,不沦为摆设?这次培训可谓是一个“种子计划”。培养一支懂林业、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队伍,是未来构建林草智能协同精准治理模式的保障。

用防火墙保护青山常在、用算法守护绿水长流,是这个时代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新注解之一。(李燕 石焱)

阅读 396

 

【声明】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不以营利为目的,仅供学习与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2001-2026 黑龙江日月峡大森林旅游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查看旧版
黑ICP备2021004085号
基于E-file技术构建